健康飲食必需注意均衡飲食,才能吃出健康快樂

不均衡的飲食,比較容易罹患慢性疾病

根據董氏基金會一項最新問卷調查顯示,80%國人對飲食有錯誤的認知,以「是否應該多吃菜少吃飯」的概念為主的調查顯示,有8成民眾的觀念中認為少吃飯是對的,與國民營養調查的結果,國人的五穀根莖類攝取量不足相呼應。

根據1993至1996國民營養調查,醣類平均攝取量佔總熱量的50.5%(建議量58-63%);蛋白質平均攝取量15.5%(建議量12-14%);脂肪平均攝取量34%(建議量25-30%)。由此可知,醣類攝取量普遍不足,蛋白質和脂肪又攝取過多。

若比較過去一世紀初期與末期之熱量與三大營養素改變情形,其中脂肪的攝取量竄升最快為過去的3.5倍,蛋白質也增加6成,反倒是人體熱量最健康的來源─醣類減少了4成。

董氏基金會指出,回顧20世紀的飲食呈現的矯枉過正結果,大家幾乎忘了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、吃得快樂。真正自然、有益的飲食不是刻意追求「天然」、「健康」的食物,而是「均衡飲食」,也就是菜市場中唾手可得的五穀根莖類、蔬菜、水果、奶類與蛋豆魚肉類。

健康飲食-衛生、均衡、適當的飲食,是實踐健康生活的起步

為了均衡獲得各種食物的營養,董氏提出的「全人營養」,是「從頭到腳、從小到老、全方位、一貫而正確的飲食原則」,其中包含五大原則:

六類俱全:每日飲食都應涵蓋五穀根莖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蛋豆魚肉類、奶類及油脂類六類食物,以獲得所有食物完整的營養。

聰明分配:飲食要像金字塔,以五穀根莖類為主要基礎、多吃蔬菜水果、適量攝食蛋豆魚肉和奶類。

多樣選擇:每一類食物都要多樣選擇來彼此搭配,盡情享受飲食變化、口味翻新的樂趣。

節制油、糖、鹽:少吃富含油、糖、鹽的食物,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及高血壓等文明病的機率。

彈性調整:均衡飲食是一日三餐彈性搭配的藝術!若午餐吃了便當裡的大塊排骨,晚餐記得多吃蔬菜水果,一樣均衡健康。三餐之間如果吃了點心,也要一併考慮。

四少一多,是健康飲食的最佳原則

衛生、均衡、適當—健康飲食元素。四少一多—健康飲食實踐。

飲食非小事,飲食是構築健康的大事。吃得好,更要吃得巧。

癌症、中風、心臟病、糖尿病和高血壓等,持續盤踞國人十大死因之列。研究證實,這些慢性病和不均衡的飲食具高度相關性。依衛生署國民營養調查亦顯示,國人飲食,不論男女,確實有脂肪攝取過多、纖維攝取不足的現象。因此,建立國人健康飲食觀念,實踐健康飲食生活,減少慢性病罹患率,乃推動健康飲食生活的必要步驟。

健康飲食-全人營養健康飲食

台大農化系教授蕭寧馨表示,改變飲食的第一步,就從打好基礎做起,以五穀根莖類作為主要熱量來源。根據美國最新的營養臨床實驗發現,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容易產生飽足感,而等重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是脂肪的一半,多吃五穀根莖類所得到的飽足感,可以減少吃進油脂類的機會,相對減少總熱量的攝取。

失調的飲食習慣是健康殺手:避免高油、高鹽的烹調方式,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罹患率。不偏食,適當攝取;講究衛生,營養加分。

健康飲食實踐—四少一多,健康多多:飲食習慣及飲食內容,確實做到少肥肉、少油炸、少醬料、少油湯、多蔬果五個原則。

資料來源:本文為網路整理轉載,僅提供消費者參考,任何食物都不應過量食用,各類食物水果蔬菜應平均加以少量攝取營養,勿信偏方,實際狀況仍以本身體質與醫師建議為主。